诗歌,是我在“避难所”里的“光明花”
2023-02-05 21:03:52

今天,让我们来认识其中一位作者魏金柱。诗歌点亮了他在敬老院孤独而无力的生活,他说,真正的诗是虔诚的聆听,让人们懂得热爱生活、呵护生命。


图片

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 领取你的罕见礼物,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


生长在我心里的“光明花”

文|魏金柱


迁入“避难所”

我出生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一个偏僻的山村。

上初一时,我发觉自己走楼梯一天比一天吃力。寒假里,去市医院检查,医生怀疑我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,建议我休学,在家多做康复锻炼。休学后,家人带我到处求医、吃草药,但没有效果。

那时候,奶奶快六十岁了,爷爷也近七十岁,父亲是聋哑人,二爷爷也是聋哑人。一家五口人靠国家的低保,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。

一年多了,我的病情没有丝毫起色。我们也曾去过西安的大医院,拿了十一盒药,花了五千多元,这样的开销,对我们这样的家庭,根本无力承受。

从此,我再没有敢去大医院看过病,双腿无力到再也上不了台阶,中断了学业。2013年,我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,肢体越来越无力。

此后,聋哑的父亲还做了三次胆管结石手术,幸好那年有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。

2016年腊月,爷爷去世了。瘦弱的奶奶负担更重了,一次突然的晕倒,让我们都很担心。幸好她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了一周,身体好转了许多。

2017年,我们决定放弃原有的生活,走进彭阳县福利中心敬老院这个“避难所”。敬老院红楼高墙一片安详,让我这颗本来就孤寂的心,孤独翻倍。

在福利中心住了一段时间,感觉特别不习惯,我们请假回到老家待了几个月。后来,二爷爷也去世了。妥善安排好家里的一切,该变卖的东西都卖了,我和奶奶、爸爸一家三口回到了福利中心,以后再很少回老家。

图片


  远望萧瑟的山

  仰视无云的蓝天

  嗡隆隆的太阳能供暖系统静默了

  

  低头,干枯的月季叶子

  不愿意从枝干上凋落自己

  

  福利中心院内的路

  有许多被挖机刮过的伤痕

  前行的轮椅轻微抖动

  忽见院外人家

  瓦房顶上诗意的烟缓缓飘远

——魏金柱《诗意如烟》 



起点,亦是告别

2018年,我们一家人决定在老家过最后一个年。

有一天,我捧着手机阅读,看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,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我一下子被触动了,就此与诗歌结缘,开始依据自己的感觉模仿写诗。

偶然间,我在网络上发现了公众号“茹河诗潮”,这个平台可以投稿诗歌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稿。想不到没过几天,“茹河诗潮”的编辑老师就发表了我的诗,后来,又发表在了《彭阳文学》纸刊上。

刘老师亲自把《彭阳文学》送到了我的手里,我激动得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是轻声说了句谢谢,轻轻地翻开《彭阳文学》,翻到我的诗歌,心里流动着喜悦,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。

刘老师走后,我认真阅读着这期《彭阳文学》的每一页,全部读完后,我更加饥渴,还想读更多文学作品,更渴望读到诗歌写作指导的书。

已是春暖花开时,我即将再次离开老家,和这个破旧的家做一次长久的告别,心中满是不舍。

虽然土窑破旧得无法住人了,瓦房也漏水了,但是在这个家里,我生活了二十多年,感情怎能不深厚。看着墙上相框里,1994年的全家福,爷爷抿着嘴,二爷咧嘴笑着,奶奶抱着小小的我,她脸上皱纹一点都不明显,父亲站在爷爷身旁,看着相框回忆着往事。

父亲把我背放到轮椅上,推我到院外晒会太阳,等着司机大叔来接我们。我一边留恋院外的一切,一边静静地等候。

土墙边上,父亲前不久铲过的野草又绿了,还粘了一些明亮的露珠。一条蛛丝从一片草叶斜拉上房檐,迎着阳光微微颤动,偶然发现蛛丝在颤动中,闪烁出斑斓的色彩。

院畔那棵十多米高的柳树,原本是父亲砍来的一截粗树枝。我用镰刀在院畔松软的地方,挖了个不到一尺的洞,然后插下那截树枝,没料想它居然活了。柳树二十多岁了,它还在长大,枝叶还会更加繁茂。


被照亮的人生

刘老师知道我回到福利中心后,他百忙中抽空过来给我带了几本书。我开始很认真地学习写诗,从理论知识到写作技巧,把学习写诗当成了每天生活的必需。

过程中,我有过迷茫,曾向一位研究文学的教授张富宝老师请教,他的鼓励让我收获了许多信心。

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与学习中,我逐渐醒悟:真正的诗是虔诚的聆听,给人精神上的关爱,让人们懂得热爱生活,呵护生命,回馈生命。

后来,我在创作谈里写道,诗是不可模仿的,它是一个人的生活中突然喷发的思想火焰,我需要做的是面对真实的自己,用心吟唱自己的生活。

  一人独处的时候

  右手不由自主的伸向窗户

  练习如何感受明日的美丽

  去年的絮语寄于黄叶

  今时我认定

  诗歌是我最美丽的倾诉

  是生长在我心里的光明花

——魏金柱《光明花》

2020年,《黄河文学》发表了我的诗歌,这得感谢老师们在写作上对我的指导和鼓励。在生活中,当我遇到困难,他们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我。《黄河文学》发表了我的作品,老师们也替我高兴。

张富宝老师评价我,“悟到位了”,可以坚持我在创作谈中所说的观点继续写下去,他强调,“修辞立其诚”,诚是最重要的。

老师们用自身的光明照亮我,温暖我。除了写诗歌,我也偶尔学着写写散文。常和我交流的何老师说,不论诗歌还是其他文学题材形式,都得有一颗悲悯之心,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之心。她说自己只知道用真情和真心去书写,文字一旦被赋予真情,它就有了生命。

图片

我的写作历程没有什么特别的,就是平常的看书学习。因为遇见诗歌,所以非常珍爱诗歌,诗歌逐渐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,每一首诗歌都是我心灵深处流露的真情。

因为家人的不离不弃、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,还有曾经遇到的表姐、李姨、张家表嫂等许许多多善良的人。因为有他们,才会有我的诗歌,是他们用自身的光明,照亮我的生活。

虔诚的聆听,用心体悟生活,认真活着,便能体悟到文学的意义所在。

诗歌,让我走出自己,窥看到世界。



撰稿/魏金柱

编辑/张皓宇


欢迎分享金柱的作品到朋友圈,号召更多伙伴打开“诗歌盲盒”,感受罕见生命的不凡色彩!

图片